厦门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厦门景点

[切换城市]
厦门站> 厦门旅游> 厦门旅游景点> 厦门胡里山炮台

厦门胡里山炮台

别名:胡里山炮台

等级:4A

最佳游览时间:四季皆可

景点类别:军事基地/文化游/科普游/古迹遗址/纪念馆/博物馆

厦门胡里山炮台有什么好玩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东南端海岬突出部,此处三面环海,交通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和自然旅游资源。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半城垣式,具有欧洲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了望厅等。  胡里山炮台东距白石头炮台4500米左右,向东可支援白石头炮台,提前将敌舰拦阻在厦门水道之外;正(南)面和对岸的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互为犄角,炮火交叉可封锁阻击厦门航道之敌舰;向西可追击进入厦门港的敌舰,同时可协助相距5000米左右的磐石炮台,守住厦门港;向北可支援陆军阵营等。  胡里山炮台还配备了当时最优的装备,特别是两尊280毫米口径,射角为360度的克虏伯大炮,威力巨大,成为战略性炮台,是主炮台、指挥台,在民国初年,海军四打胡里山炮台中突显出它在海岸战争中的优势,特别是在1937年的抗日保卫战中,击沉日军“箬竹”型13号舰,首开中国战区击沉日舰的辉煌战绩。

硃批奏折

“硃批奏折”通过五幅奏折较集中反映出胡里山炮台从“议办”、“筹办”、“展办”、“延办”到“兴工”、“竣工”历时二十二年(1874年-1896年)的艰难过程。  胡里山炮台自清同治13年(1874年)开始建设,由于经费问题,炮台的修筑和大炮的购置一波二折,历尽艰难,在三任闽浙总督卞宝第、谭钟麟和边宝泉的共同努力下,从同治十三年(1874年)开始“议办”,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始“筹办”、“展办”、“延办”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兴工”以及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一月“竣工”,经过了二十二年,终于“凑集成数”,筑成炮台。

克虏伯大炮

1888年9月,光绪帝旨允厦门要塞建造新式炮台,并饬令闽浙总督卞宝第“与洋商订购二十八生后膛炮两尊。”先后考察了世界各地38家兵工厂,比较了各国工厂制造的大炮,最后决定购买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火炮。1893年,胡里山炮台两门克虏伯大炮自德国埃森港由“洋轮(埃森号)运至闽江口,起(调安)顿船厂,再造方舟,运抵厦门胡里山炮台安装妥当,在胡里山炮台的两尊克虏伯大炮,编号为L/40C/86(毁于1957年)和L/40C/87(现仅存一枚)。

议事厅

议事厅为硅像的主要陈列场所,主位为督建胡里山炮台的重要历史人物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副位为时任四大炮台台长,其中左手第一位为时任胡里山炮台台长纪升,厅内仿古桌椅、八仙案几造型粗犷,鲜活的展现出当时杨岐珍来台听汇报、查敌情、布置指挥的议事场景,通过他们的眼神和对话,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氛围。

击沉日舰史料馆

击沉日舰史料馆用闽南影雕展示当年中日报纸有关击沉日本“箬竹”型军舰的史料陈列场馆,集中反映了胡里山炮台炮作为主炮在1937年厦门抗日保卫战中击沉入侵厦门的日舰的光荣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智慧,成为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兵营区

兵营区为了生动再现胡里山炮台作为要塞炮台指挥总台的辉煌历史,突显官厅作为作战指挥中心的地位,在演武厅(官厅)一楼通过中心人物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利用高仿真(硅胶)机器人,真实再现1896年清朝胡里山炮台官兵指挥作战及生活场景。

西炮炮弹展示区

克虏伯大炮炮弹展示区设置模拟弹头、弹药分解展示;弹头赏析室(暗道内)图文并茂解析克虏伯大炮专用弹头(即开花爆破弹和穿甲爆破弹)的构造和功能;装配发射演示室按军标通过多媒体三维演示方式展示克虏伯大炮11个组成部件装配及发射过程。

正厅

正厅即炮台作战指挥室,室内以沙盘方式展示厦门八大炮台特别是胡里山炮台的重要战略性地理位置,墙上的军事挂图、“震威”、“奋武”字幅出自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手笔,浓墨重彩地烘托出他们的鸿鹄之志、浩然之气,给人强烈的震撼力和感召力。

后山区

后山区设置击沉日舰史料馆、“铁模”、铁炮陈列区、硃批奏折、山顶了望台、红夷火炮区、大弹药库、考工(军)石互动场,通过实物展示、真人表演、史料陈列、有奖互动等活动,让游人了解炮台历史活动。

考工(军)石互动场

考工(军)石互动场设置有奖互动项目,饶有趣味地表现出当时入选炮台的炮兵必须经过的考试,每一位游客都可以小试身手,不仅有精致证书一本,还有奖金一笔,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战坪区

战坪区有历史看墙、克虏伯大炮炮弹展示区、弹头赏析室(暗道内)、装配发射演示室等景物景点,展示克虏伯大炮的历史背景及工作机能。

接待室

接待室为将领小聚、接待来台传达战报将士和访客的地方,设置必备生活用品及工具,厅内“墨梅图”为彭楚汉原作的仿制品。

历史看墙

历史看墙通过影雕形式,以“历史告诉我们”为主题展示克虏伯大炮鲜为人知的历史史料及厦门抗英抗日保卫战的情景。

台长室

台长室为驻台首领查阅战报、修憩的场所,摆放简单生活用品,“山还水活”字幅为杨岐珍亲笔提字的复制品。

铁模铁炮陈列区

“铁模”、铁炮陈列区通过文字介绍和实物展示的方式,详细讲述“铁模”、铁炮构造、发射等情况。

红夷火炮区

红夷火炮区以实物展示及真人操演的方式,向游人展示红夷炮阵及炮兵的日常操练。

山顶了望台

山顶了望台为过去驻兵观海面、传旗语的岗哨,为炮台的制高点。

大弹药库

大弹药库为专门存放克虏伯大炮炮弹药包、药囊的库房。

相关推荐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